您好,欢迎来到赠客网![登录|免费注册]
帖 子
关于赠客 400-080-2225
首页> 赠客西行 >万里走单骑 重走长征路(连载)
共找到 11 条记录 分 2 页显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查看:4182 | 回复:14

[赠客西行]万里走单骑 重走长征路(连载)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09 10:43:39

D1:动车昆明南-曲靖北-富源北-盘州-安顺西-贵阳北-同仁南-新晃西-怀化南-邵阳北-娄底南-长沙南-新余北-南昌西-丰城东-吉安西-泰和-兴国西-赣州西。


山水远阔,梦想成真。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24号收拾行囊把自行车托运至赣州,在元宵节告别故乡,春暖花开时开始重走红军路。因担心疫情出行受限太多,选择坐动车到江西赣州。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二十世纪发生在地球上最伟大的事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深刻的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影响未来一百年。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沧海一粟,一百年、在中国历史里薄薄一章,一百年、在人的一生里路漫漫修远。


长征是伟大的、历史的、唯一的。今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长征,也是唯一的。去年因为疫情,自行车托运到了瑞金又无奈的寄回来,一年多待在家。走不出去,家就是我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我的家。别人用手书写长征,我将用脚书写二万五千里长征。


87年前,有这样一支军队,中国工农红军,在硝烟弥漫、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的形势下,凭着一股信念、理想、用坚强意志和超乎寻常的艰苦,走过了中国的15个省,转战面积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大。翻越了20多座大山脉,其中五座是世界屋脊终年积雪。跨过31条大河,走过了世界最高人迹罕见的湿地,它的面积相当于法国。红军长征遭遇战斗四百多场,平均三天有一次战斗。指挥官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不足20岁,长征路上每天就有三位红军牺牲。大约用了742天时间,红军用钢铁般的意志谱写出了一部壮丽的革命英雄史诗。


美国作家斯诺说:“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以伦比的史诗般的远征。”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精神。”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自古未有的历史丰碑,它是红军用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创造出来的世界奇迹。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祖国山河一片红,我们生活在红色的中国,生命已经深深地烙上红色的印记,这些年重走红军的长征路的梦想一直在我的心里生长。正月十四刚刚过去,生命的年轮多了一圈。元宵节的焰火璀璨,吃过汤圆告别亲人乘中国高铁到江西赣州,开始骑行重走这段悲壮史诗般的道路。力争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完成我的夙愿,算是一个普通党员的献礼。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想斩尽杀绝,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性大转移--逃亡。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经过四渡赤水河、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逃亡的路上国民党前堵后追、天上轰炸,红军惊恐万分、东躲西藏。在逃亡的路上蜕变、斗争、反省、成才、发展、壮大,1935年5月朱德总司令在川西《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

长征是伟大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她一路撒下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全国都燃烧起熊熊革命烈火。她表现的是一种对信仰与理想的执著,对真理和目标的追求,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切,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身高尚品质与顽强生命力的彰显。


习总书记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我们不能想象一个精神衰落的民族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想象一个不能构成自己核心精神内核的民族,会是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

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一种强悍的精神气质,即便是经济第一,富甲天下,这个民族也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这些年我已经多次走过、骑行过长征路,跨过千山万水,风餐露宿雪山、草地、戈壁,每当聆听起“高原寒,炊断粮”,“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时候,时代的苍桑感使我更对她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这种苍桑感使我感思于现在,感恩于离我们己远去的一代英烈,眷恋他们那种坚忍不拔,理想与信仰高于一切的奋斗献身精神,激发我决定完整地重走一次红军长征路的信念和执着。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0 14:43:01
D2:赣州--于都--宁都151km.

昨晚深夜到赣州西,天空飘着细雨,空气冷冷一丝一丝的,在霓虹灯下好似红色的飘带,清冷凄凉。让我回想到1934年那个秋雨的夜晚,仿佛又看到《十送红军》的悲壮。“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长征、从这里开始,中国的命运从这里一步一步的转变,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


今天早上到赣州火车站行李房提自行车,从赣州火车站出发沿g248开始骑行,一个小伙子主动要求与我合影加微信,给我介绍了一些赣州的情况,特别介绍他们兴国县。他说我们兴国是将军县,开国将军就有56位呢……还说:等我退休了就像大叔你,仗剑走天涯,骑行看中国。邀请我去他们兴国县去看看,语音里充满自豪和幸福。因为时间问题我不准备去兴国,就想请他发点照片给我做资料,中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这个手机没有呢,下次回来时候给你拍照,兴国是中国参加红军人数最多的县,长征路上每公里就有一个兴国人倒下为国捐躯…...真的、现在还有很多兴国年轻人参军。”是我唤醒了他的红色   情怀,还是他抒发了这些红色的记忆让我感动?不管怎么样,幸福就是我们在这片红色的“苏区”的相遇了。


一路匆忙过“红军源”于都,我直奔宁都而去。今天穿一身红军服,骑行穿梭在宁都城,参观了“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宁都起义纪念馆,宁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引来无数看官,除了好奇就是感动。特别是在宁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处,我随导航来到后门,大门紧锁着。我无奈的准备拍照走人,这时过来一位大娘问我是做什么的?怎么穿这身衣服?当我说明情况后,她佝偻着身躯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给我打开生锈的大门说:你一个云南人,大老远的骑车来看我们、宣传我们,怎么能让你在门外看呢……除了感动之外就是感激,这就是“苏区”的人民,这就是红军时期的“娘”。


这块红色的土地,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作为中央苏区的主要省份之一,苏区江西省后期的省会,更是成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活动地域。在这块红土地上,曾爆发过党史、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场策反成功的宁都起义。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都人民紧紧团结在“镰刀斧头”旗帜下,数以万计的人为国捐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些被历史所凝固了的轰轰烈烈,今天依旧在中国革命史册上闪烁着熠熠光辉。那永不磨灭的革命痕迹,那割舍不去的革命情怀,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岁月晕染,化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红色记忆。


从县城大约二个半小时的车程,便可到达当年反“围剿”的重镇黄陂。在第一次反“围剿”期间,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将宁都县北部山区作为反“围剿”的主战场。红军主力到达宁都北部的黄陂、小布地区作休整、训练。此后的几年间,黄陂在红军的反“围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着一条小路穿过大片绿油油的农田,而后又沿山路曲折而上,就可以找到了位于上牌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此处名为佑民寺,曾是村里的一座小山庙。1930年11月底至12月底,红军在此进行反“围剿”的斗争。在距上排村约150米处的排下村有一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旧址。这是一处破旧的民宅,周围有绿树荫蔽,位于小山的山腰处。当年红军以严明的纪律及关心百姓疾苦的行动,取得了黄陂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在第一次反“围剿”的斗争中,人民群众积极援助红军,造成敌人补给困难,在周旋中敌人容易疲惫沮丧;红军主力集中,利用有利的地形展开游击战,而敌人却交通堵塞,耳目闭塞。最终在军民团结下,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有一处叫黄陂山堂的地方,这里本是胡氏家庙。1931年2月下旬,红军领导机关从小布来到黄陂,毛主席在这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根据地人民粉碎了敌人第二次的反革命“围剿”。所以现在这里还有个名字——中央苏区中央局机关旧址。在第三次反“围剿”中,黄陂战斗是当年红军主力出其不意,挥师突袭40公里外宁都黄陂守敌毛炳文第八师,并在3日内迅速取得黄陂战斗的胜利。不但大长了红军士气,使敌胆颤心寒,而且打乱了敌军的战略部署,为红军最终粉碎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


独在异乡为异客,夕阳染红梅江,伫立江边看江水滚滚东流。想从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到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其中的漫漫长路有着太多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的艰难。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我能做的就是把那段红色历史珍藏于心,穿着红军服用骑行和“重走红军长征路”这面旗子,唤醒更多人的红色记忆。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1 13:44:58
D3:宁都--竹笋乡--长胜镇--对坊乡--大柏乡--黄柏乡--瑞金--叶坪镇--沙湖镇113km。

昨天晚上住宿宁都大酒店,总台偶遇陈老板,他又代表保安问了我三个题:“你从哪里来?来做什么?要到哪里去?”。简单聊天后得知,他曾经在云南建水、昆明干海子当兵三年,对云南印象特别好,称赞云南人憨厚、纯朴、善良、老实。他的四星级酒店立马给我半价,并马上吩咐厨房,给我准备免费丰盛的晚餐,今天早上除了吃饱外,又特别准备了一份路上的午餐,实际上我晚饭还在吃他送的食品。我从来不吃嗟来之食,但真诚的馈赠和善良的帮助是人性的彰显,接受也是一种修养,感恩回赠更是一种道德。管仲说:“善人者,人亦善之”。这些年在外骑行,我一边接受好心人的帮助,也一边帮助别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钟沿g319厦成线向瑞金方向骑行。早春的油菜花一地金黄,路边的村庄一派祥和,天空中厚厚的云层,偶尔飘落几滴春雨有点醉人。梅江两岸翠竹满山,听着电影《红星闪闪》主题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 ,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万里江山披锦绣” 。我徜徉在童年红色记忆的长河里,车轮在晨风中飞速旋转,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如追风少年在崇山峻岭中跳动,路过村庄学校引来许多好奇和赞许的目光,我不停的报以微笑和“早上好!”。我们彼此就像蜜蜂在花间跳动,带走我需要的快乐,留下他们惊喜的遇见,像花儿一样灿烂,像风一样自由,骑行在沁香的山野。其实幸福很时很简单,就是微笑与微笑对视后善良的目光,祝福与祝福真诚的交流,快乐与快乐愉快的专递。



不经意间十点钟就骑行到瑞金“红四军部大柏地干部会议遗址”,参观完刚要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特别热情,上来就刨根问底。以为他是这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实际上是现在负责维修这个遗址的老板。几句话一听,性情中人彼此“一见钟情”,他主动开车做导游带我去参观战场遗址,还要留我吃中午饭。因为我距离瑞金红都还有二十六公里,便婉言谢绝了刘总的好意。


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旧址距市区象湖镇北30公里大柏地、杏坑村一带,是瑞金通往宁都必经之地,四面环山,地形险要。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和陈毅率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2月10日到达瑞金大柏地,利用有利地形,亲自部署指挥红四军在此伏击并消灭了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俘虏敌团长萧致平,歼敌800余人,缴枪800余支,为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后首次大捷。前村(原名杏坑村)刘尔津的一幢有百余年历史的民房墙壁上,至今还留下清晰可见的弹洞。毛主席留诗一首:《菩萨蛮?大柏地 》


中午到达瑞金“中央根据地纪念馆”参观,刘总特意开车从大柏地赶来接我,带着家人一起陪我参观了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叶坪共和国摇篮景区,沙湖红井景区,一苏大礼堂、二苏大礼堂。他说自己没有文化,但是讲红色景区和红色故事特别有味道。一个下午他讲的口干舌燥,喝口水后还是滔滔不绝。除了比导游讲的还好之外,还给我讲了《八个儿子当红军》,《十八个红军儿子》的许多故事。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有红色  情节,在瑞金修复红色景区的老总。


临别前我问他一面之交的陌生人,你怎么就愿意这样陪我一个下午。他说:我们是同龄人,小时候错过读大学的机会,17岁在乡镇做办公室主任,2003年下岗,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一生都在为生活奔波操劳,到现在没有过长江以北。年轻时喜欢文学、书法,可惜到现在一事无成,就特别喜欢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更羡慕走世界看天下的人。你今天做的事情,就是我一生想做却做不到的。遇到你就莫名的喜欢你,就想陪你看看我们红色的瑞金,听你的故事。我们加了微信,留下我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电话号码告诉他:我在云南、昆明等你。依依不舍的目光里,谢谢刘总,在你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幸福。


这几天许多朋友关心我的长征。新疆骑友说:吴老师、注意安全,一定要安全回来。广东骑友说:一切磨难,皆是修行。心若向阳,何惧远方!北京朋友看我日志留言:此处省略一万字,谢谢你带给我们红色的回忆。山东朋友留言:校长用红色之骑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意义非凡。昭通骑友留言:感谢你穿着红军服用骑行和“重走红军长征路”这面旗子,唤醒我们的红色记忆。辛苦了!云南的朋友同学们更是天天关注留言,特别是顽石骑行的骑友们在群里炸烟花一样的祝福鼓励。曲靖跑友高春留言:感谢吴教授旅游美篇!祝福重走长征路成功!一片平安!故乡一蓑烟雨说:待君归来,养汤锅中捞故事,胜境关外候英雄。
……


在此不一一罗列了,我真心的谢谢大家关心支持鼓励,你们不惜时间看我粗制滥造的口水话,有的守到十二点还在等我的微信,这些都让我深深的感动:不是我一个人的长征,是我们共同的长征。谢谢你们的留言,希望你们继续支持鼓励。长征路上我也是一个新战士,还比较幼稚和愤青,需要你们的宽容谅解,需要你们的鼓励支持,更希望我的故事中有你。我在红色瑞金祝你们天天开心快乐!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5 16:05:07
D4:瑞金--会昌县--于都--会昌--瑞金147km。

沿g323会昌方向,路过云石山乡,这里有杨尚昆题写的“长征第一山”,云石山高不到50米,方圆不足千平方米,山上奇石嶙峋,千姿百态,四面悬崖峭壁,仅有一条石砌小路直通山顶。山上有云山古寺,长征出发前毛泽东参加在此小住过一段时间,与张闻天在此接下深厚友谊。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就从这里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中午再次来到于都就直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细雨绵绵,渡口静十分冷清。河水静静,历史已经沉在江里,往事却浮出水面,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1934年10月,由于中央负责人推行错误的战略,导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于都河上架了5座浮桥,设置了8个渡口。浮桥,设置了8个渡口。10月17日,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红一、三、五、八、九军团8.6万人分别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和靖石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中央、军委机关、红军总部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于都县城东门的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史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习主席题词:“新长征、在出发”。


周总理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一位帮我照相的大哥,不辞辛劳的陪伴了半个钟头,一边讲解一边照相,到了渡口纪念牌,竟然为我唱起了《十送红军》。后来才知道彭大哥就是于都文史馆退休的老师,网名就叫“长征源”,他们还有一个老年人合唱团,也叫长征源合唱团。年人合唱团,也叫长征源合唱团。临别时说要请我吃中午饭,尽一下于都人民的地主之谊。中午时又特别温情的发来邀请,因为要赶路,特别致谢。政通人和、好人遍地。一个好人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一路长征—路被你们感动,我也在感动别人传递温暖。
彭老师推荐我去潭头村看看,去年五月二十号总书记来过,是于都打开的网红风景点。骑车跨过于都河,一个小时来来到梓山镇潭头社区,一栋栋不拘一格的建筑使人眼前一亮,地里油菜花一片金黄,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弯弯曲曲的通户沥青路、仿古精致的路灯、随风晃动的树影,一派安然祥和的景像。徜徉在花海,仿佛回到故乡罗平的油菜花里,想起那些花开的故事,听李进的《你在他乡还好吗》。
晚上再次回到瑞金,在路上偶遇一女同志,她主动问我是导游吗?还是三个问题后又说:我是瑞金红色文化传承协会的,我们可以接待你,为你组织一个出发仪式.......听完后告诉她:我一个退休老人,骑行长征路是自己的小事情,不给社会添乱,不给他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添堵,谢谢啦。她在三热情邀请下我与她来到协会,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他们又开车带我到毛主席住过的东华东山参观学习,一路又介绍许多未知的红军故事,晚上又招待吃“瑞金牛汤锅”,临走时曾老师又卖了许多水果......
当我选择从瑞金开始我的长征时,就用心去触摸这片土地,感悟苏区人民的真情。我庆幸自己的选择,这里让我知道什么是朴素和善良,让我找回原始的激情。瑞金红色文化传承协会的朋友们,特别致谢你们,一群有红色  情节的志愿者,是你们默默的守望和奉献,为南来北往到瑞金开始长征的人们,提供了热情的帮助,你们的精神会激励我更加坚强地完成长征,一路传承宣传长征精神,唤醒更多人的红色记忆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5 18:00:20
D5:瑞金--黄沙村华屋红军村--古城镇--町州府--南山乡--中复村107Km。


这几天一直下雨,江西的朋友说春天就是雨季,没有我们云南“春雨贵如油”那种奢侈的感觉。在小雨中离开瑞金,出了城又来到G319去长町。因为经常走G317、G318的缘故,见到它们的哥哥就特别的亲切。G319又名高成线,起点为台湾高雄,终点为四川成都。在大陆也叫厦成线途经厦门、瑞金、长沙、重庆、到成都全长2984公里。


一个多小时就来到黄沙乡华屋红军村,因整个村庄姓华,故称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烈士村”。村干部说今天大领导要来视察,让我抓紧时间离开,便快速绕到后山拾阶而上瞻仰烈士。满山青松肃穆,石阶旁边有十七棵挺拔的大松树,每棵树下都有一块烈士墓碑。那是1929至1934年,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先后有17位青壮年,在种下17棵松树后,决心跟着红军参加革命并全部壮烈牺牲,留下了“17棵英雄烈士松”的壮美故事。如今这17棵松毅然昂首挺立在华屋的后山上,好像时刻提醒着后人:八十五年沧桑岁月,八十五年红心依旧。



中午十一点就骑行到长町县城,首先参拜瞿秋白烈士和杨成武将军纪念馆。今天的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处,就是当年瞿秋白就义的地方。长征出发前因为王明的排挤他被迫带病留在苏区,1935年2月在长町被捕,6月18日被押至刑场,他说“此地甚好”,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英勇就义,时年36岁。不论文学还是政治,瞿秋白短暂的一生,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留给世人光华和美好,他的一生是耸立在中华大地不朽的丰碑。



在长町古城美食街吃完中午饭,参观长町红色旧址群和町州古城。町州古城与凤凰古城齐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墙走向造型奇特,民间称之为“蓝衣挂珠”,意思是说它像漂亮的佛珠披挂在长汀城,使之形成一美丽的风景线。古城墙曾有四大城门,朝天门是汀州府四大城门之一,俗称东门,原名兴贤门,明洪武四年进行修葺,以砖石砌之,上有门楼,门固楼高,形势雄伟,便改名朝天门。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楼主体建筑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列为汀城胜迹“东翘舒啸”。


下午天气很冷但人困马乏,在自行车上都要睡着了,便在路边打阔睡十五分钟后,继续赶往城南乡中复村。来到“长征第一村”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穿过祠堂广场和红军桥,有一条古道由卵石铺铺成的,街两边为土木结构瓦房店面 ,听说那时商贾极为繁华,当年给红军提供过很多的帮助,因此又被称为“红军街”。




刚好学校放学,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围着我好奇,我也顺着他们的思路聊天一切玩耍。孩子们带我来到红九军团“0距离”出发点,这里是距离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最远的位置,刻有红九军团长征的“零公里”石碑。1934年9月30日清晨,红九军团的八闽子弟集结在中复村观寿公祠门前大草坪上,告别红军桥,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踏上一场漫长而艰险的征程。


八十五年后我一人一车,踏着你们的足迹开始《漫漫长路》:
一双脚走过的漫漫长路
心是最清晰的地图
一双眼看过繁华荒芜
你的笑容 在我心深处
当时光将一切慢慢凝固
心依旧柔软如初
多少伤痛依然全部捧出
万水千山把梦追逐
穿越河流 穿越山谷
走过春秋 走过寒暑
今夜星光如此夺目
生命绽放如火如荼
穿越生死 穿越孤独
走过风雨 走过痛楚
伸手触摸生命的温度
往事回放一幕一幕
梦想从不曾停下脚步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6 13:52:50
D6:长町中复村--松毛岭战役遗址--朋口镇文坊战斗遗址--连城--庙前镇--新泉中--古田会议遗址--蛟洋镇--白沙镇--上杭县城137Km。

早上六点半出门就爬坡,七点半钟来到松毛岭。太阳刚刚出来,朝霞如夕阳一样染红山岗,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被灼烧过,每一块岩石都有故事,每一棵树木都是重生,拧一把潮湿的泥土都担心流出鲜血。据国民党《长汀县志》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双方激战七天七夜,红军牺牲了近万人,最后阻击的红二十四师打完了只剩下一个人。它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九月二十九日松毛岭失守,九月三十日红九军团离开松毛岭下的中复村,开始长征。


这些红军牺牲时还是个孩子,今天我看他们,浮雕上的他们依然还是祖国的“孩子”,幼嫩的面孔还是这么年轻。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久久地凝视这山岚起伏的松毛岭,纪念碑在青山翠谷里耸立,向英雄致敬,深深的三鞠躬告别松毛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告别松毛岭继续向连城骑行,隧道一过就变天了。这里的春天不打雷就开始下雨,而且是不停的那种春雨,不忙不快,缠缠绵绵的那种,只有冒雨骑行。山路盘旋峰回路转,路面湿滑坡陡路险,大货车又多,感觉有点危险。阿弥陀佛。


中午到达古田镇吃中午饭,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后来到古田会议遗址。逶迤苍茫的社下山,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面前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春风涤荡,游人如织,“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嵌在青山花海里,熠熠生辉。


1929年2月28日至29日在古田召开的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该次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也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也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重要论断的《调查工作》。可以说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红军的建设制定了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此次会议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伟大纲领。


这几天在苏区骑行,从赣州出发到宁都、会昌、于都、瑞金、长町、连城、古田、上杭逗了一个圈子,本以为会偶遇许多骑行和徒步红军长征路的人,可到现在也只看到我一个“疯子”。昨天雄哥说他准备开车来陪我一段,寻甸的山羊说要陪我骑行一段,云南胜境关有朋友羊肉美酒迎候……谢谢你们,有人等的前方、就是我希望的灯塔。

一个人的长征是孤独寂寞的,晚上六点半进入市区,看万家灯火璀璨,没有一盏灯是等我。生命中曾经有过的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骑行,孤独前是迷茫,孤独后是成长,我将在长征的路上逐步长大。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6 13:57:20
D7上杭县城--湖洋--十方--武平县--筠门岭--田心镇--右水乡--天心镇153Km。

早上六点起床看窗外,“云雾密难开,冥冥细雨来”。推开窗子寒气逼人,雨滴打落在玻璃上的声音,有点冷清潇杀。江南的春雨缠绵无期,等不到雨停七点钟推车出门。空旷的街道春风不送,路在烟雨中伸向远方,闽西的山一派朦胧,起伏的山岚有一个红色的小点,在山路上飘向远方。心若在、梦就在。

“苏区”的山比云南来说虽然不大,崇山峻岭中一个坡连着一个坡,绵延不绝。小雨绵绵坡大路滑,上坡自行车打滑骑不动,下坡速度快摩擦小不敢骑,体表温度9℃冻得发抖,汗水雨水分不清镜片模糊,山朦胧树朦胧人也朦胧,朦胧到开始怀疑人生。雨中的骑行确实艰难,伟大的长征确实艰苦。晚上七点多钟天黑才摸到住地,随便吃点干粮喝口水还要写作业。痛苦时我也在问,“活的好好的”为什么来受这个罪啊。

也许人的一生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也不是特别的艰难过不去的坎。不管经历怎样的挣扎与挑战,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虽然痛苦,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这几天云南政协报、云南日报客户端、中国网、云南网、工人日报客户端、昆港网等相继报道了《昆明“红军”重骑长征路,献礼建党100周年》,谢谢媒体的朋友们,是你们的鼓励、关心让我更加坚定完成长征骑行的决心,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骑行途中不断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骑行长征路”。  骑行红军长征路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和梦想,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妈妈今年九十一岁,是一个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的恩情从她身上耳懦目染。少年学童时代就从课本中知道了很多有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飞夺泸定桥》,《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越夹金山》,《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他们不俱艰难困苦,爬雪山过草地,不怕流血牺牲,为建立新中国而不屈不饶的奋斗献身精神,一直激励我、鼓舞着我的一生,现在退休有时间了,就想亲自来体验感悟这伟大的长征。

这次骑行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起点,是从江西赣州开始到宁都、于都、瑞金、长町红军长征的出发点,到古田会议遗址后沿着当年红军长征时走过的路,经湘江战役、遵义,娄山关,四渡赤的、巧渡金沙江、腊子口,会宁到陕北吴起镇。用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艰苦骑行,一路弘扬长征精神,感召和唤醒大家的红色记忆,争取在“七.一”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时完成。

今天参观会昌红军《风景这边独好》峥嵘记忆。1934年7月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军内已无发言权,但他并不气馁,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观点。埋头于做调查研究、读书、向中央提建议,而不是“赋闲”。写下了《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6 14:00:24

D8:天心镇--古陂镇--坪石乡--信丰城九渡乡--乌经镇--黄坑镇--南雄市146Km。

历史从未走远,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事让我无法忘记。一个星期行走在“中央苏区”的土地,料峭春风寒浓,每一步都重叠着红军的脚印,每一次瞭望满目青山、都曾经是满目疮痍,“弹洞前村壁”,国民党五次围剿硝烟弥漫,风吹过仿都有红色的味道。脚下的路泥泞,长征从这里开始,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一个民族从这里崛起,浩浩荡荡心潮澎湃,醉若春风。

早上气温14℃,天空云层很厚没有下雨,风景这边独好,是骑行的最佳天气。从福建武平又进入江西安远、信丰一带,踏着红军的足迹,参观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下午从信丰九渡乡进入广东,过黄坑后山型变小道路平缓,一路风光旖旎。下午五点多进入南雄市,又是一场天街的小雨,最是一年春好处。

江西信丰是中央苏区全红县、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主战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和指挥中心所在地,为苏区精神的孕育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在创建和发展中央苏区、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多次到达信丰,与信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他关心群众生活、时刻心系群众的崇高风范和优良作风,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整个红军时期,朱毛五次来到信丰,在信丰住了两次。其中水东新屋里就是水口战役以后毛泽东2932年9月住过的地方。红军在信丰的主要战役有四次:1930年4月攻克信丰城之战,1931年2月大小窝保卫战,1933年8月,牛岗圩伏击战,1930你10月中央红军在信丰新田、古陂、金盆山、安西一带胜利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取得长征第一场胜利。信丰苏区有4000多人参加红军,烈士有2168名,几乎为苏维埃政府奉献了她的所有。

1934年10月21日至10月底,国民党以信丰桃江为天堑的南北长120多公里,东西宽50多公里的弧形构成第一条封锁线。红一方面军在中央苏区西南之安远、信丰、赣县、南康一带,先后经过了古陂战斗、安息战斗、石背战斗,安远版石、重石战斗,赣县王母渡战斗等数次战斗,摧毁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障碍,突破国民党军(粤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取得了红军长征第一仗的胜利,10月25日中央红军主力渡过信丰河,向赣粤边界推进。

下午路过珠玑巷珠玑巷,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城北部偏东,地处梅岭与南雄县城之间。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拓宽路面,梅关驿道成为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珠玑巷被称为广府人的祖居之地,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古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00多米,巷道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巷内有古楼、古塔、古榕、古桥、古建筑遗址、湖水、池塘、小河等文物古迹。特别是建有百家姓祠堂,最大的是赖氏家族的祠堂,来这里的人都在找自家的祠堂,进香跪拜也是理所当然。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6 14:03:43

D9:南雄市--主田镇--马市--始兴县--浈江镇--周田镇--江口镇--仁化县83Km。

人生有两大欢乐,一是拥有后细细的品味,二是追求之中倍感无比充实。

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明天中雨,九点以后下雨概率90%,就想在九点前骑行到始兴县城。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出发,华灯闪烁街道沉寂,推车出门时才发现车轮已经瘪了,补胎磨磨蹭蹭七点半才上路。离开南雄骑行到马市就落雨,小雨时坚持骑行,雨大时就近暂时躲避。走走停停,汗水雨水湿透了衣服,换了又湿、湿了又换,一天都泡在雨中,终于在下午四点多钟来到仁化县丹霞地貌公园,就近住丹霞文化旅游小镇。一天饥寒交迫,进了酒店就有家的感觉,洗洗换换早早烘烤衣服,以备明天之用。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长征。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在长征之初,粤北是必经之路。从南雄市经过始兴县到仁化县,这一带就是当年蒋介石设置第二道封锁线的一部分。当时陈济棠主政广东,为国民党一级上将,集广东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就是这位南天王,秘密地给红军长征让出一条40里的通道。

第五次“围剿”一开始,蒋介石就在兵力部署上北重南轻,想把红军逼进广东境内,借刀杀人,以收“一石二鸟”的功能。陈济棠对蒋介石利用战场消灭异己的做法早有领教,对薛岳在红军北面追追停停的目的自然也是洞若观火。因此,他在接到蒋介石防堵红军的电令后,忧心忡忡地对部下们说:“咱们与红军的这场战是输不得也赢不得。若输了,共军进广东,老蒋说,我来替你剿,广东就是老蒋的了。若赢了,共军覆灭,广东已疲惫不堪,老蒋说,我来替你善后,广东还是老蒋的。”陈济棠担心蒋介石借红军来削弱他的势力,或者借“围剿”红军的机会进入广东。1934年10月,双方在江西省寻乌县罗塘镇谈判,红军方面的谈判代表是潘汉年和何长工,双方达成五项协议,为红军通过粤北打下了“敲梆式堵击,送行式追击”


陈济棠为做给蒋介石看,也为防红军在粤北停留或建根据地威胁广东,频频调兵遣将予以防堵,但这些都是虚张声势而已。红军过境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一线部队明确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11月初长途劳顿的红军战士五万余人陆续抵达城口、河边街、正龙街等地休整后继续长征。

一路骑行在想:如果当年南天王陈济棠不给红军让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红军也许将遭遇比湘江战役更可怕的伤亡,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长征……历史从来就没有也许,只有结果。

幸福的源头,总有一桩巧合。这几天我沿G323国道骑行,G323也称为瑞临公路,起点在江西瑞金,终点在云南临沧全程2915千米,经过江西、广东、广西到云南。重走红军长征路,我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儿子在云南临沧等我。命运中有些安排是偶遇,有些偶遇不仅仅是巧合。思念是一条路,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高天流云
发布时间:2021-03-16 14:18:18
D10:广东韶关仁化县丹霞地貌公园

骑行长征路一个多星期,在渐渐修行的过程中,把所有一切看成时光所赐,慈悲喜舍,自渡彼岸。山路弯弯一半是雨水一半是历史,侵泡在历史的长河里,想那些长征的人、长征的故事。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是不可能走完长征的。也许、一个人不论多少岁,都应该有一个梦想,特别在年老的时候,才有一个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骑行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怀揣着梦想,遥远的地方也是家。

红军长征必过仁化县,重走红军长征路我来到了丹霞地貌公园。到过很多丹霞地貌,仁化县丹霞在中国丹霞地貌风景排名第一,全国知名的景点。骑行这么多年,唯美食和风景不能错过 ,都到了门口看山看水也就顺其自然了。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因丹霞地貌而得名。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一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因景区的阳元石、阴元石而知名,是一处令人赞叹的旅游胜地。丹霞山景区非常非常之大,不只是看山,这里的植被也非常丰富,山上也有很多铭牌是关于植被的,完全就是个森林公园,这里还叫“中国红石公园”

今天虽然没有雨但也没有阳光,浓雾遮天,远处的山形若隐若现。从丹霞文旅小镇到公园就二公里地,门票100元,过了桥也就可以看到阳元山大门了,桥上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因为春雨下了那么久,导致水位很高,而且水很绿,丹霞山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水面,游船划过、美丽的山影碎在一池春水,微波过后一切又还原。因为山美水美,这里还主推一个项目:水上丹霞。

很多一日游的就会选择坐船看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但我觉得坐船看和爬山看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的,坐船可能无法感受丹霞山的“陡”和“险。走路是我的最爱,今天走了30多公里爬山路程,完成了两天的游览。

进大门我朝着乾元亭的方向走,途径一个拜阳台,许多人在这里烧香拜阳元石的,个中的寓意你懂。阳元山的山脚下,从这里开始往上爬,到下山点,景点依次是:云崖栈道--嘉遁亭--细美寨--九九天梯,其实云崖栈道就是上山的路,嘉遁亭在山顶的这头,细美寨在山顶的那头,九九天梯是下山的路。

一点多钟续游览长老峰景区,长老峰的景色已经代表了丹霞山的景色。来了丹霞山一定要游长老峰,不然枉游丹霞山了。简单的介绍下长老峰:从景区门口坐车去长老峰大概7分钟。长老峰的高度不高,海拔四百米左右。但是长老峰的横向却是很长。横向的长度应该有2-3公里。长老峰头部是登山口,尾部是舵石。长老峰可以爬上去,也可以坐缆车上去。缆车位于长老峰的中间部分。长老峰旁边还有两个景点,一个是翔龙湖,一个是卧龙岗。游览线路:别传禅寺----丹梯铁锁--观日亭--福音峡--阴元石--翔龙湖。翔龙湖休闲步道,非常好的空气。卧龙岗原始森林,古木参天,空气相当好。

其它一些城市当然也有像阳元石一样的柱状山,这种是主要受到风蚀作用,而普通的丹霞地貌,山面上的横纹理是地壳运动,断层形成,而竖纹理是有流水作用形成,因为山陡,侧面通常没有植被,而山顶平坦有土壤,因此植被茂盛,植物储存的水分就会沿着山留下来。张掖丹霞我前年骑行丝绸之路去过,韶关丹霞山与张掖的丹霞地貌有所不同,觉得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共找到 11 条记录 分 2 页显示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重庆赠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3-67655701  渝ICP备1100677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50019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