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4581 | 回复:8 | [心灵之旅]西成高铁,不但穿越秦岭天堑,还串起无数美景 |
---|---|
selene
|
发布时间:2017-12-07 09:50:28
“ 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今日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这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 也是首条实现4G信号全覆盖的山区高铁 它将西安至成都的原有的铁路运行时间 从11个小时缩短到3小时 这条耗时5年建成的高铁 不但穿越了天堑秦岭 更串联起一条大美景色与多彩人文相结合的风景线 图片来自网络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此地自古帝王都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如今无数文物古迹勾勒出“长安情结” 现在可见的西安城墙 是明朝建成的 600多年来 这一圈城墙经历了拆与建的轮回 如今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保存规模最大成色最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墙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6月 摄影/秦岭 城墙是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的,成为了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城墙的古老裹不住城市的朝气,我们透过城墙厚重可以感受到西安城的勃勃生机。 山西历史博物馆 我们更习惯亲切地称呼它——陕博 这里的馆藏文物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 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 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 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10年08月 摄影/白权 如果你去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肯定见过这一大堆极具诱惑力的西汉金饼。这219枚金饼是1999年11月西安东北郊某砖厂在推土作业时发现的,每枚重量247克左右,约相当于汉代的一斤。它们的出现,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 阿房宫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6月 此《阿房宫图》卷系明朝人所绘。图卷依据杜牧《阿房宫赋》中“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描述,以青绿山水画的手法,将阿房宫丰满奢华的气势展现无遗。该图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6月 摄影/秦岭 在与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一路之隔的一片空地上,一个总占地面积780亩的人造景观——秦阿房宫,已由当代人建成。建筑群包括阿房宫前殿、兰池宫、六国宫室、长廊、上天台、祭地坛等众多建筑。传说中的阿房宫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宫”,虽然它在历史上未曾建成,但阿房宫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描绘在纸上还是平地凸起的实物,都在误导人们:阿房宫已经建成,后被项羽烧毁。 佛坪站 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 汉中市东北部 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森林覆盖率高达90.3% 这里被誉为“大熊猫的家园” 大熊猫 通常在海拔2000米左右活动 冬季则下到1500米处觅食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6月 摄影/梁启慧 由于大熊猫选择食物的高度特殊化和人类对竹笋竹子的采伐,大熊猫的食物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在秦岭佛坪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的村落里,人们说经常会有饥饿的大熊猫跑到农民家里觅食,甚至玩耍。 光头山 光头山又称麦秸摞 位于沣峪口内秦岭分水岭西侧 海拔高气温低 山上树木不生 杂草繁茂 故俗称“光头山”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10月 摄影/梁启慧 晨雾中的光头山神秘而秀美,它是佛坪自然保护区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光头山是秦岭南坡一个普通的山脉,它位于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北部,由于20多年来的保护,森林环境迄今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状态,成为秦岭野生动物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光头山海拔2903米,它接近秦岭森林分布的上限,高山草甸分布的下限,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始的冷杉林、太白红杉林与草甸相间分布状态,从山上鸟瞰可以俯视佛坪保护区全境。 城固站 城固县 位于汉中盆地中部 县域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窄 依据地形特点 自然形成三部分: 北部为秦岭山区 中部为汉江平川区 南部为巴山浅山区 这里曾走出了我国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 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辟者张骞的墓葬 张骞病卒后 归葬于故里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1938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对张骞墓进行了初步发掘,出土“博望□造铭”封泥一枚,加之墓前碑石、汉代石雕等文物,确认为汉博望侯张骞之墓。 图片来自:123rf.com.cn 2007年4月,张骞墓列入丝路申遗预备名录。2014年6月,张骞墓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中站 汉中市北依秦岭 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 自古称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 早在商朝时期 这里就有了人类生息劳作的身影 在以后的历史中 汉中又一度成为兵家争战之地 如刘邦、诸葛亮等都以汉中作为军事基地 油菜花 每到阳春三四月 汉中的油菜花也到了盛开的季节 而最佳的最佳观赏点就在汉山 图片来自《行天下》2013年06月 摄影/白英、武亚明 信步踏上汉山,你便会被油菜花的清香所陶醉,天蓝与地黄的纯粹,伴着暖融融的阳光,让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春意里。漫步在山间小路上,空气中飘散着甜丝丝的花香,感觉一下子就把你推入了春天的怀抱中。 汉中天坑 汉中纬度较高、降水量更少 在这样的纬度上出现如此规模宏大的天坑群 其形成机理、条件 和演化规律都值得深入研究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6月 摄影/税晓洁 汉中天坑群的一大特点是,这些天坑都处于原始森林之中。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最为著名,那些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的石林、峰丛、溶洞、天生桥以及天坑等,先不论自身的景观价值,其所处的大环境中,就再也没有一处有着汉中天坑群中这样丰美茂盛的原始森林。 朝天站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转斗乡 它原名中子站 今年改名为朝天站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 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 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 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 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7月 摄影/范晓 位于广元的昭化古城位于白龙江与嘉陵江汇合口下方的曲流凸岸,扼水陆交通要冲。图中灰白色条带为河流,左侧为白龙江,远处及右侧弯曲者为嘉陵江。 宝轮镇冰臼群 这个冰臼群于2009年11月9日 在四川广元市宝轮镇被发现 关于它还有着“冰臼”与“壶穴”之争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4月 摄影/谢谦 在四川广元市宝轮镇一段河谷的河床上,布满了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浅或深的岩臼。 剑门关站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 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 剑门关形成于白垩纪 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 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 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9月 摄影/李全举 剑门蜀道是历史上进出川陕的主要通道,其最重要的关隘剑门关堪称四川的北大门,并享有“剑门天下雄”之美誉。图为新建的剑门关楼。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1月 摄影/朱林 蜀道难,难在山势险恶。如剑门关所在的大剑山有72峰,每一座峰都利剑般直插蓝天。所以,图中顺着大剑山石笋天梯往上攀登的人恍若登天,恨不得手脚并用。 青川站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 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 处于中国中西部交接地带上 周围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武都区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平武县 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等八县(区)相邻 素有“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 东接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 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毗邻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3月 摄影/奚志农 羚牛,可以说是在中国西南山地较容易见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中是岷山北部的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山脊的几株岷江冷杉上,成群的羚牛正旁若无人地在高山草甸上甩着尾巴,吃着刚刚长出新芽的青草。在秦岭夏季的高山草甸上,也很容易见到成群的羚牛,所不同的是,那里的羚牛体形更大,成年个体全身白色至金黄色,属于秦岭亚种,而岷山的羚牛背部、臀部呈灰黑色,为四川亚种。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07月 摄影/董磊 在四川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的这处草甸上,陡峭的局部地势令帐篷难以布设得平稳——即便它占地面积非常有限。摄影师董磊赌博般地放弃了帐篷,而是藏身到一处乱石堆中。就在这里,他如愿拍摄到了中国特有雉类——绿尾虹雉,而且是一只漂亮的雄鸟。绿尾虹雉边走边在草甸上取食新钻出的植物嫩芽,全身虹彩的羽毛在阴沉的天空中透射着冷艳的气质。 江油站 江油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无霜期280天 以平坝和丘陵地貌为主 西北部多山地 东南部为平原和丘陵 江彰平原为境内最大平原 窦团山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05月 摄影/张大明 位于江油市北的窦团山海拔高度不过一千多米,但这里却是四川砾岩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窦团山中遍布陡崖和绝壁,主峰区的三座山峰相距最近的只有十几米,在地震当中,山顶上的古建筑全部被毁,为了保护山体,当地已经对山体进行了加固。 老君山 图片来自《中华遗产》2009年01月 供图/张敏 四川江油老君山,平静的外表下埋藏着中国人炼制火药的大秘密。 成都站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 成都平原腹地 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 物产丰富、农业发达 “天府之国”一词 是对这里最好的形容 茶馆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9月 摄影/陈锦 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成都,因都江堰的灌溉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城居消闲而舒适,这从成都人对茶馆的喜好可见一斑。 古镇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2月 摄影/郑良发 跟江南水乡古镇的精雕细琢不同,成都古镇的民居古建和街道显得更朴实。那些傍水而筑的明清建筑,也分穿斗式、干栏式以及硬山顶、悬山顶,却错落有致,彼此并不冲突。它们以古街为轴,穿廊越渠,营造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存聚集空间。 美食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02月 摄影/周梦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天府”中的人民必然要把自己的口腹侍候得舒舒服服的。川菜在川人的世代传承中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也越来越冲出盆地走向世界。成都人每年都举办美食文化节,不仅自娱自乐,而且强调川菜在川人的文化生活中所占据的主流地位。据说,成都人正设想着把川菜“产业化”,从而形成国内首个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产业经济。 体验西成高铁,你准备好了吗? 你想先去哪里玩? |
selene
|
发布时间:2017-12-07 09:57:59
西成高铁开通了,突然好想打起背包,去走走 转转 |
烟花L
|
发布时间:2017-12-07 10:32:51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
流星雨
|
发布时间:2017-12-07 10:34:23
我曾经在2001年国庆节乘火车,从重庆经过成都到西安,坐了28小时。那种硬座的感受记忆尤新,现在是很难有勇气再坐一次。但现在随着高铁的发展,天堑变通途,成都到西安只需3小时了。也就是说早上还在西安东大街吃羊肉泡馍,中午又可以在成都宽窄巷子吃玉林串串,晚上有可以回重庆吃火锅。
|
濯清涟而不妖丶
|
发布时间:2017-12-07 14:06:42
体验西成高铁,你准备好了吗?
|
寒冬的春晓
|
发布时间:2017-12-08 09:20:06
你想先去哪里玩?当然是西安,我还没去过!
|
qm
|
发布时间:2017-12-08 10:12:05
大高铁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与美景的距离,与人的距离,必须点赞。
|
ball
|
发布时间:2017-12-08 11:17:24
好多美景啊,看了所有图不得不说还是最喜欢第二张和第七张图片啊
|
流星雨
|
发布时间:2017-12-29 16:39:07
大高铁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与美景的距离,与人的距离,必须点赞。
|